□本报记者 王辉
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全国大罢工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迟迟难以平息,本周美元指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则迎来了一波气贯长虹般的暴涨。美元指数近期一路走高,在接连攻克82、83、84三道整数关口之后,截至北京时间6日18时,美元指数亚洲盘中创出84.52点的近12个月新高。
对本轮美元指数的暴涨,表面上看似乎具有很大的突发性欧元区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急速恶化所引发的全球投资者恐慌性避险情绪,是刺激近期美元大涨的直接原因。然而,事实上,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却可能成为美元持续逞强的更为深远的内在原因。
希腊本周始于公共服务部门的全国大罢工,正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空遮上一层“火山灰”。希腊政府主权债务问题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超希腊一国或欧元区成员国债务问题本身。
为数不少的业内人士认为,在财政问题上与希腊政府情况类似的西班牙、葡萄牙政府可能也将需要数千亿欧元救助金。一旦相关国家债务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欧元区经济前景可能将坠入深渊。在此背景下,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急剧升温,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下挫,与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大涨构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关注的另一焦点是若隐若现的全球通胀。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员,澳大利亚自2009年10月启动首次加息以来,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加息6次,至2010年5月4日最新一次加息后,该国的基准利率已飙升至4.50%。
而作为金融市场屡次证明其独到观点的传奇人物,股神巴菲特在近日召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则警告,虽然各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刺激政策取得了成效,但全球发生重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正在大大增加。事实上,过去几年美元指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表现反复表明,美元指数的涨跌与全球货币政策的扩张或紧缩,呈极为密切的“负相关”关系。
回顾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自去年年底以来的表现,就不难发现,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几个月中都曾出现过一轮强劲上涨,这也成为巴菲特认为“全球发生重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正在大大增加”的一大关键理由。国际原油价格从2009年12月时一度出现的不到每桶70美元劲升至日前最高每桶87美元上方。国际油价大涨迫使美国政府解除关于在近海开采原油的禁令。其他诸如铜、铝、锌等有色金属价格也均出现超过20%的巨大涨幅。
在全球通胀的阴影下,我国政府2010年4月以来的多项举动,同样引人关注。4月中旬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房地产新政,并宣布年内存款准备金率的第三次上调,而本周中央政府又再次公布“淘汰落后产能”的强力举措。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种种措施,对全球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也将产生深远影响。观察人士判断,全球范围内的货币紧缩可能正在临近。
根据美元指数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表现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的时刻,美元中期转强可能已成趋势。一旦强势美元成为现实,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国际资本在新兴经济体的流动乃至全球流动性变化的影响,将更值得每位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