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理财产品风险大,大多数银行已停售
复杂的市场环境让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捂紧钱袋子,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各大银行也很明显嗅到了其中的机遇,10月份55家商业银行(包括46家中资银行和9家外资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075款,同比增幅为98.7%。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有何新动向?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与股市一样,现阶段挂钩大宗商品的理财产品最受追捧;而加息周期的来临,也使得银行加紧推出短期理财产品;最不受欢迎的,是挂钩汇率的理财产品。
抵御通胀黄金成理财产品首选标的
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最大后果莫过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盯粮”的缘故,因此当下盯住大宗商品的理财商品也不在少数,其中尤以黄金被奉为王道。
今年以来,不少银行纷纷推出与大宗商品挂钩的产品,如东亚银行发行“步步为盈1”抗通胀金属投资保本产品,挂钩的大宗商品为钯、镍、铂、铜等;恒生银行推出“节节胜黄金挂钩保本投资产品”和“节节胜商品挂钩保本投资产品”。
通胀中的最为保值的黄金也成为了理财产品的首选投资。不过,金价高歌猛进的背景下,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收益却并非“一片红”。民生银行的黄金投资产品44天投资期中实现近50%年化收益率的同时,也有部分产品未能兑现预期收益率。其中,收益最低的中国银行“汇聚宝HJB10084—V(美元金上加金)产品”到期只兑现了0.2%的年化收益率,其“汇聚宝(澳元金上加金)产品”也只有1%的年化收益率。
民生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挂钩黄金的银行理财产品通常为结构性产品,分为看涨、看跌和区间型三种,这种收益结构的设计就决定了其并不一定是随着金价的上涨而上涨。如果黄金价格上涨,看涨型产品将会受益,而看跌型产品则将遭受损失,而区间型则要看触发的具体条件如何设定,其收益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加息预期短期产品增加依然难追通胀
伴随加息预期的不断加强,不少银行纷纷上调了新发理财产品收益,统计显示,半年内的短期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上升了0.13个百分点。为了灵活把握市场,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短期产品。
根据嘉讯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统计,目前各大行3个月以下理财产品占比为51.91%,再次恢复主力地位,其中货币债券类产品增量明显。
据悉,部分货币市场类产品60日的收益率与120日的收益已基本持平。例如,同样是投资货币市场方向,深圳发展银行聚财宝现金溢(39号)人民币理财产品(179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4%,而民生银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增利型)理财产品067期D66款(66天期)的收益率已达3.3%。由此可见,短期债券类产品的收益率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大多数低风险类银行理财产品都无法跑赢CPI。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11月13日至11月19日共有183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到期年化收益率跑赢10月CPI数据4.4%的仅有5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单凭一次加息并不足以改变现状,银行理财产品想在短期内跑赢通胀,恐怕不易。东亚银行认为,如果央行继续加息,债券类产品以及投资方向与债券有关的产品预期长期收益会有所下降,短期收益会上扬,投资者要留意。
货币战争外汇理财产品前景堪忧
当下“货币战争”硝烟正浓,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一路走软,而非美货币频创高点,外汇市场的动荡让汇率理财产品的前景并不乐观。
美元的加速贬值,与美元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自然纷纷走弱,非美货币及理财产品则不断走强,外汇理财市场出现两个现象:一是在外汇市场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银行总体上减少了外汇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二是在当下银行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中,短期外汇理财产品正在成为主流。
在外汇市场动荡不停的大背景下,整个外汇理财产品的前景并不明朗。根数据统计显示,前三个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共991只,其中未达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数量为54只,未达标率为5.4%,高于整体未达标率。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担心外汇理财产品风险太大,大多数银行已停止外汇理财产品发售,而是将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主推的产品。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向本报记者坦陈:“国有商业银行投资外汇市场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如果客户有需要,会建议客户购买短期外汇理财产品。外币产品整体收益较低,对于投资者的吸引相对较小。即使选择外币的结构性产品,在承担结构性产品本身带来的风险之外,还需要承担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0